多式联运发展存在难题
2019-02-18 16:01:00 来源:
当前,全球多式联运正向中国转移,我国多式联运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不过,专家表示,我国多式联运同时也面临着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畅和规则相互割裂的问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以实现“硬件上的无缝衔接”和“软件上的规则统一”。多式联运发展正当时我国将迎来“黄金十年”
货物从重庆运输到上海,如果走水路需要10天到12天,但如果采取铁水联运则只需6天到7天。这就是多式联运相对于单一运输方式的优势所在。
近日,重庆西部物流园董事长罗书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式联运是物流运输的发展阶段,它将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组合成复合型一体的运输方式,其特点是一次托运、一次合同、一次单证、一次结算费用、一票到底等,是改变物流效率和行业的手段,已被世界各国看作货运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多式联运的优势在于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货运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中国交通物流协会联运分会秘书长李牧原说,多式联运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途径,能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长处,合理利用现有运输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业内人士表示,发达已蓬勃发展数十年的多式联运,在我国却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是导致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现实是,我国目前每吨货物每千米的运价远低于发达,陆海空运费和人力成本也比发达低得多,但物流成本却远高于发达。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8%,而发达仅为5%左右。
“单一的运输方式是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李牧原说,发达的集装箱运输链已贯穿海陆空,并催生出结合铁路、公路和水路的多式联运模式,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然而,目前中国货物运输仍以散货卡车和箱式货车运输为主,集装箱的内陆运输仍处于分段运输阶段,多式联运尚存很大的提升空间。